当前位置:首页 >> 数风流人物 >> 综合报道
武陵酒经济人物评选之刘硕科:引领湘潭高新区晋级
2009-05-21 14:47:12 红网
[字体: ]
  

了解刘硕科,是从他湘潭高新区同事的口述介绍开始。
  
  跳起来“摘桃子”
  
  “只有勇于否定,才能创造肯定”。事隔近7年,刘硕科的同事李会元依然对当时的情景记忆深刻。
  
  2002年10月,担任湘潭高新区工、管委一把手的刘硕科,在当时“撤销高新区”呼声此起彼落时,却把2003年奋斗目标定在了40%增长速度!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只有勇于否定,才能创造肯定”的新观念,要求团队人员“以一流的工作标准打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力求以团队思想观念的转变。
  
  如一声春雷,刘硕科的想法立即在高新区里炸开了锅:“40%!这在当时的高新区甚至湘潭,都没人敢这样设想未来发展的!”
  
  然而,刘硕科敢!刘硕科就提出了!
  
  针对大伙信心不足的心态,在几次工委会议上,刘硕科开始引导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解放思想,他甚至形象地鼓励大家“要跳起来摘桃子”。
  
  “他先从管理人员入手,统一了思想。之后,再以目标管理方式让各部门、单位立下了‘军令状’(责任状)。”事后,李会元回忆:“正是刘硕科的这种理念,这种勇气,才焕发了高新区欣欣向荣的希望。”
  
  寻找撬动高新区发展的支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同样物理专业出身的刘硕科,巧妙地引用了阿基米德观点,他把“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撬动高新区发展的有效“支点”。
  
  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几乎业界的人都知道,全球前三、北美第一的轴承制造企业美国财富500强的铁姆肯公司对其投资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自从刘硕科得知铁姆肯有意愿要在湖南投资以后,就坚定地提出一定要把这个项目争取到湘潭高新区。“他们的要求是苛刻,但反过来想,只要能引进铁姆肯这样的项目,就能潜在地带来更多更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将成为我们撬动高新区发展的支点。”
  
  当时,湘潭高新区和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都在角逐这个项目。而湘潭高新区的空间、实力乃至投资的大环境都不及对手。
  
  但刘硕科不气馁。白天,刘硕科忙于与相关部门单位衔接;晚上;他与招商人员一起研究招商策略。
  
  针对铁姆肯公司提出的122个问题,刘硕科更是亲自会同相关人员连夜答题“赶考”,仅一天时间,就回答了其提出的全部问题。接过这本特殊的“书”,铁姆肯方工作人员连连赞叹:“想不到你们的办事效率这么高!”
  
  在经过16个回合的接触洽谈后,项目终于落户湘潭。
  
  湘潭高新区升级成为全国第55家国家高新区
  
  如今,湘潭(德国)工业园形成了以湘电风能、铁姆肯轴承为代表的风电新能源和以海诺电梯、远通泵业为代表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总装为龙头,电机电控、大型特种轴承以及叶片、塔筒、集电环、发电机座等关联产业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园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园区。
  
  自2002年以来,湘潭高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增幅都在40%以上。2008年与2002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了16.8倍,产出强度达到每亩305万元,投资强度达到每亩297万元。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批复同意:湘潭高新区升级成为全国第55家国家高新区。这是17年来,国家通过正常的审批程序,由各部委严格评审,国务院第一次正式批准的第一家由省级高新区晋升的国家级高新区。
  
  为这一天,湘潭高新区人翘首期盼了17年。采访中,湘潭高新区人认为,这是园区1992年建区以来“产业立园、创新强区”实践的不断积淀,却也得益于自2002年担任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刘硕科,在湘潭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上带领团队全体人员的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查看评论